美對中半導體連出重拳,供應鏈繃緊神經

作者 MoneyDJ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02 日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美方近期連續對中國半導體業出重拳,甫拍板的晶片法(全名:晶片和科學法案)擬附加限制獲補助期間不得在中國投資 28 奈米以下製程技術的條件;另一方面,近期部分國際設備商也收到美國商務部通知,限制出口 14 奈米以下製程設備至中國,凸顯美方全面防堵中國半導體推進先進製程的決心。

隨著美中半導體角力戰持續升級,全球供應鏈波瀾再起,鄰近風暴中心的台灣也牽連其中。究竟,業界是如何看待此事,又有什麼應變方案呢?MoneyDJ私下訪談多家海內外設備商高層及半導體業者,進一步彙整各方的看法。

上週參眾議院通過美國晶片法案,全名為「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其中包括527億美元半導體補貼,以及約2,000億美元科學研究經費,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後即正式生效。該法案也提出附加限制條款,要求領補助的公司在補助期間,不得在中國投資28奈米以下製程技術,由於台積電、三星在兩地都有同時擴產的計畫,因此備受市場關注。

對此,半導體業者私下分析,這次補貼案光英特爾(Intel)一家應該就占了過半份額、超過200億美元,而扛著美國優先大旗的其他重要廠商也可獲得一定補貼;換言之,非美系可拿到的補助金恐怕所剩不多,美方附帶條件的主要目的是要求受補助廠商必須選邊站。

該名業者表示,以台積電三年千億美元資本支出來看,拿到數十億美元的補助,就算不無小補,應該也很快就會用罄,未來在美國廠的經營還是要仰賴公司自立自強進行成本管控。他認為,「美國要給、你也不敢不拿」,如果不拿等於不願站在同一戰線對抗中國崛起,拿了則代表未來幾年在中國的投資得暫時停擺。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先前就曾指出,美國廠成本確實高於預期,但成本並不是唯一要素,也將持續與美國政府和客戶溝通,以降低成本。業內人士則透露,台積電對於美國廠的投資計畫早就以損平為目標,短期內要再增產或是推進3奈米等先進製程可能性不高,畢竟美國生產不若在亞洲具備經濟效益,在成本飆漲的當下,最好是能拖就拖。

近期另一個關注重點是,據傳美國商務部正研究,禁止向生產14奈米或以下先進晶片的中國廠商出口生產設備,且有部分外商收到通知。以目前看來,當前除中國外,能夠生產14奈米的玩家只剩下台積電(16/12製程)、三星、Intel、格羅方德,聯電雖具備技術,但主戰場仍選在28奈米。因此,業界評估,若中國業者設備取得受限,有可能會迫使當地IC設計廠商向國外廠商投片。

其實,從近期爆出的一連串事件來看,已有脈絡可循,研調機構TechInsights 7月19日發布拆解報告指出,中芯近期已正式採7奈米量產挖礦相關晶片,這也讓美方更有所依據可以進一步出招限制中國半導體在先進製程領域的發展。

不少廠商計劃在中國成立在地團隊、在地研發

事實上,台積電研發前副總、浸潤式微影之父林本堅就曾表示,在無法取得EUV設備的情況下,中芯就可以發展到5奈米製程,現有技術已可以支援,只是不一定有效率。業內分析,DUV ArF immersion(浸潤式深紫外光機台)技術是45奈米製程之後的半導體主流,加上先進製程、成熟製程部分機台可以共用,中芯可以在檯面下偷偷進行。

也因如此,近期美國正在遊說將禁令擴大至DUV ArF immersion機台,藉此牽制中國。外商設備主管表示,雖然很多成熟製程機台可以用在先進製程,但是每進入一代新製程,機台也會跟著升級,在設備無法更新、沒有辦法取得EUV設備下,勢必更沒生產效率;如果未來進一步禁掉DUV,中國在先進製程之路恐更加窒礙難行。

不過,他也說,中國不可能放棄推動半導體在地化,就算投入成本再高、再沒效率,中芯都不能夠放棄,只能被逼得更加速在地化的腳步。雖然目前關鍵設備很難突破,但中國強項在「逆向工程」,短期內可能沒有成效,但花上10年總會有一些效率,若美方禁令趨嚴,這對設備供應鏈並不是好事,可能會流失掉中國市場。

此外,今日外媒也傳出,美國正將苗頭指向長江存儲科技(YMTC)在內的中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商,擬祭出新的制裁措施,不讓公司獲得美國晶片製造設備,兩黨參議員們也都呼籲應該將其納入黑名單。不具名的半導體設備高層表示,長江存儲前兩個月早就聽聞風聲,現正大舉搜刮設備,避免斷炊。據悉,中國在花錢上毫不手軟,就算價格比其他人高一截,也要把設備弄到手。

他表示,長江存儲是僅次於中芯的中國半導體門面擔當,但其在設計上相對本土,且記憶體製程跟晶圓代工不一樣,3D Flash沒有那麼仰賴高階的scanner(曝光機),所以禁EUV、DUV沒太大影響,所以美方必須要想出更多方式去進行壓制。

面對美國對中國制裁的不確定性,目前國際設備商也都在討論應變方案。由於未來可能會限制美國的技術人員去支援中國客戶,不少廠商正計劃在中國成立在地團隊,進行在地研發。簡單來說,既然無法預期美國政策下一步往哪走,只能沉著應對,找到其他可行的「Plan B」,畢竟中國是最大的設備市場,誰都不想放棄。

在G2世界下,半導體供應鏈的挑戰與日俱增,台積電因具備領先技術及龍頭地位,自是得先站在風頭上、一一突破,目前來看,眾多地緣政治風險尚不致於對公司營運造成太大影響。而在一連串禁令下,設備廠商如何見招拆招,勢必將牽動接下來的營運方向。

文章來源:美對中半導體連出重拳,供應鏈繃緊神經